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體驗、反應和行為,也是大腦皮層高級神經活動的表現形式。積極的情緒對人的生命活動起著良好的保健作用,消極的情緒則對人的心身不利,可以誘發各種疾病、人的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是密切相關的,情緒活動不僅是一種心理反應,同時會引起明顯的神經系統的機能改變。當一個人情緒激發而發怒時,機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劇增,導致血管收縮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。
情緒愉快時,則消化液的分泌增加,食欲改善,相反則引起食欲減退,消化不良。病人如能配合治療,對治療充滿信心,心情開朗,保持心理上的平靜,情緒上的安定,疾病的預后就良好。如果對疾病治療喪失信心,出現急躁或悲觀的情緒,必然影響治療的效果和預后。因為許多疾病的發生,并不是機體本身的調節機能發生障礙,也不是單純的因感染。病毒所引起,有害的心理因素同樣在疾病的發生中起著一定的作用,社會、經濟、生活環境、個性和情緒等影響也應加以重視。
《護士需注意病人的情緒》由四川省衛校招生辦發布,原文地址http://www.akaratnews.com/news/show220.html